生活科普网

便秘

便秘是一种(组)症状,表现为排便困难和(或)排便次数减少、粪便干硬。

病因 便秘可由许多疾病引起,如肠管平滑肌或神经源性病变、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、系统性疾病、神经系统疾病、药物性因素等,称继发性便秘。若便秘不能以炎症、解剖、代谢及神经病变解释者,即不存在引起便秘的器质性病变称功能性便秘,亦称为特发性便秘。功能性便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:饮食不足、食物不当或食物过敏、排便习惯及精神因素、肠道运动功能失常、肠道菌群失调及遗传因素。有资料报道功能性便秘占综合性儿科门诊总数的5%-10%,占小儿胃肠病门诊的25%,占小儿便秘90%以上。

临床表现 (1)大便性状及频率:每周排便≤2次,大便干结如坚果样或球形硬便;(2)排便困难:包括排便费力、排出困难、排便不尽感、肛门直肠堵塞感、排便费时和需辅助排便,小婴儿排便时哭闹;(3)大便带血:大便外层覆盖鲜红色血性液体或便后滴血,手纸染血;(4)大便失禁:有大便节制行为,肛门周围或内裤污粪;(5)腹痛、腹胀及腹部包块:腹胀,年长儿诉左下腹部疼痛,有时呈痉挛样,疼痛难忍。左下腹触痛、可扪及坚硬的团块状或条索样包块;(6)肛门指检:肛周红斑或肛裂,直肠空虚或粪便嵌塞,指套染血。伴随症状包括易激惹,食欲下降和(或)早饱,恶心或呕吐等。随着大量粪便排出,伴随症状立即消失。

治疗

一般治疗 除粪便嵌塞外,需指导并鼓励患儿排便。

对症治疗 解除阻塞酌情选择以下方法:(1)开塞露:对急性便秘效果好,可去除直肠、结肠内积聚的粪便。(2)灌肠:等渗盐水,多数儿童经1-2次灌肠可清除积存大便。(3)如灌肠方法不能去除粪块梗阻,可戴手套以手指掏出嵌塞的粪块,但应动作轻柔,避免损伤直肠粘膜及肛门括约肌。

对因治疗,防止粪便再积聚  (1)饮食调节:合适的婴幼儿及儿童食谱。注意纤维素摄入,避免挑食偏食。(2)缓泻剂:①乳果糖溶液,可分次给药,其味甜,作用温和,无严重副作用,是治疗小儿便秘较理想的药剂。②聚乙二醇3350,聚乙二醇3350是线性长链聚合物,通过氢键固定水分子,使水分保留在结肠内,增加粪便含水量并软化粪便,恢复粪便体积和重量至正常,促进排便的最终完成,从而改善便秘症状。(3)微生态调节剂  便秘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,肠道益生菌可降低肠道PH、刺激肠蠕动、改善肠内发酵过程,有通便作用。(4)排便训练  晨起或餐后2h内进行(此时胃结肠反射活跃)。①定时排便,每天晨起或餐后2h内;②限时排便,一般5-10分钟,如不能较快排便,不要催促或责骂,也不要长期蹲坐,否则可引起脱肛或反而加重便秘;③令年长儿学会正确的排便用力方法,呼气后屏气(“瓦乐萨尔瓦”动作)增加腹内压将粪便推入肛管而排便。(5)生物反馈训练  是控制排便机能的训练方法,包括气囊生物反馈法和肌电生物反馈法。生物反馈疗法对治疗功能性便秘有确切疗效。(6)心理治疗  心理学相关治疗包括药物治疗、行为学治疗,这类治疗多用于病程长、症状反复发生或有心理行为障碍的难治儿童。(7)粪菌移植(FMT,Fa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) 可通过FMT胶囊、FMT口服液、经内镜肠道植管术等多种形式,疗效显著,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。

[1]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,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.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(2019,广州)[J].中华消化杂志,2019,39(9):577-598.DOI:10.3760/cma.j.issn.0254-1432.2019.09.001.

[2]杨婷,江米足.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治进展[J].中华儿科杂志,2020,58(7):611-614.DOI:10.3760/cma.j.cn112140-20200203-00059.

[3]王瑞锋,周方,王欢,于志丹,李小芹.自适应式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口服复方聚乙二醇4000电解质散治疗儿童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[J].中国当代儿科杂志,2022,24(4):377-381.DOI:10.7499/j.issn.1008-8830.2112001.

[4]万君,张晓梅.粪菌移植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[J].内蒙古医学杂志,2022,54(4):447-449,453.DOI:10.16096/J.cnki.nmgyxzz.2022.54.04.019.

稿件来自:秦凌云 河南省儿童医院

标签: